课件编号18060944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的组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51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一年级,上册,组成,教学设计
  • cover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时间 2023.10 课题 6.7的分与合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2.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 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动手实践,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每组都有5个圆片,我想要把每组的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色,另一部分不涂色,你知道可以怎么涂吗? 二、自主探究6的组成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上面左图。 学生2人一组,在有限时间内给6个圆片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后交流汇报。 三、自主探究7的组成 1.学生活动,探究7的组成。 师:有7个正方体木块,要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先利用学具圆片自主分一分,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汇报交流木块的分法。 四、巩固6和7的组成 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4题。 师生之间以对口令的形式合作完成。例如要求6的组成,教师问:6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6?学生回答:6可以分成1和5,1和5组成6。 2.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找出错例并进行订正。 1.借助旧知识5的组成导入新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涂色的意义,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 2.在6的组成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可以把6的组成不重不漏地写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同时利用6的组成中的一组让学生联想到另外一组,为后面学习7的组成打下基础。 3.在学习了6的组成的经验之上,自主探究7的组成。在分正方体木块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7的另外3组组成,初步渗透类比的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双减”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41页做一做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面打印,表内文字五号宋体,行距20磅)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