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68421

吉林省长春市二实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6715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考试,解析,版含,Word,试题
    长春二实验高一(上)期中测试卷 政治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第一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5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 商代考古最新发现,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这些新的发现生动 还原了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历史图景,描绘出更加立体 鲜活的商代社会。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社会形态的是 ①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 ②广泛地使用金属工具和用品 ③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据清代史书描述,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 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在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 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形成这种鲜明对比的根源在于 A. 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压迫深重 B.富者的生产能力较强,贫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统治阶级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D.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3.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 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 机随之而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 ①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②商品价格大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③信用关系被破坏,股市崩盘 ④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上)期中测试卷·政治 第1页(共6页)】 4142A 4.回溯21世纪的前20年,每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重大危机,都会出现一轮“马克思热”,许多年 轻人争相购买、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美国学者坦言:“资本主义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改 变与更开放的思考。”西方“重读马克思”,是因为 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蕴含着化解西方危机的钥匙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毛泽东曾说过,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一 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 ……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 字嘛!这里的“独立写字”是指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B.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在影像中回望百年党史,在光影中重温初心使命。百集系列短视频《影像中的百年党史》中谈 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 路线,这是基于 ①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国营经济迅速的发展,逐步成为主导性因素 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非凡。下面对该会议 召开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志“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 B. 重新确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