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2744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1讲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14043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人教,答案,调节,分级,神经系统,传导
  • cover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31讲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课标要求 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3.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4.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5.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鲸活动。 考点1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概 念 落 实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图中可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为      。 (2)传导特点是      (选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3)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 (4)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 2.膜电位的测量和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1)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图1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 图2 (2)膜电位变化曲线(图1)解读 ①a~b段:    电位,与      有关。 ②b~c段:    电位,与      有关;峰值c的高低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的      有关。 ③c~d段:静息电位的恢复,与K+外流有关。 补充说明: ④d~e段:K+通道继续打开,      。 ⑤Na+内流和K+外流都是通过离子通道的      ,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 ⑥Na+运出神经细胞和K+泵入神经细胞都是依赖钠钾泵的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目的是维持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图中    (填标号)构成一个突触结构。请补充完成下图: (2)在下图示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可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但    处不能检测到。说明兴奋在突触间   传递,在神经纤维上    传导。 (3)突触的类型(见下图) A.       型,B.      型。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K+的通透性,Cl-进细胞或K+出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Cl-内流有关)。结果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 方 法 规 律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通常立即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酶的活性位点,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4.兴奋剂与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1)作用位点:大多是通过    起作用。 (2)作用机理: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        ;干扰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    的活性。 (3)毒品和兴奋剂的危害:使人形成瘾癖,对人体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静息状态下,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兴奋状态下相反。 (  ) (2)膜外Na+通过Na+-K+泵主动运输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 (  ) (3)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