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2.理解笔算的算理,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 点 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算理,正确地计算。 难 点 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利用小棒表示的数的特点,探索算法,理解算理,这样借助直观的操作可以降低学习难度。 核心素养 能够理解运算的含义,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用“大雁有哪些生活习性?”导入新课,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吗?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口算。 90×3= 400×8= 3×500= 7×900= 4×600= 60×6= 4×300= 400×5= 2.填一填。 (1)第二袋里的糖果的块数是第一袋的2倍,第二袋有多少块? (2)第三袋里的块数是第一袋的几倍? 3.提问:大雁有哪些生活习性?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 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具体情境中,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信息独立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讨论中,提出质疑,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5。 例5: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一共有多少只? (1)学生自主提炼数学信息。 (2)提问:你能根据条件独自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交流解答方法。 预设①:从图上数出来的。 预设②:3个12相加是36。 预设③: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 预设④:先算3×2=6,10×3=30,再算30+6=36。 2.组织交流,提出质疑。 你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易错警示: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表示几个十,也就是几十。 学习任务二: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整体上感知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算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引导学生看书P11,自学竖式乘法。 (1)小组谈论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以及它的书写。 (2)全班交流,反馈:乘法的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预设①:位数多的数通常写在上面;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②: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你们会用这样的竖式计算更大的数吗?用竖式计算3×312 (1)独立完成3×312。 (2)交流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怎么算?应注意什么? 易错警示: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一定要从个位乘起。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先说一说乘的顺序,再计算。 2. 辨析题。 3. 4.李老师家距离学校221米,他每天上班都要走两个来回,李老师每天至少要走多少米 5.家禽养殖场饲养了245只鹅,还饲养了121笼鸭,每笼有3只,这个养殖场饲养的鹅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四、总结评价--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总结: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