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5259

2024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日期:2024-06-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053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教版,化学,九年级,学期,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氨碱法制纯碱 1.(2023山东新泰质检)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是 (  ) A.屠呦呦    B.徐光宪 C.侯德榜    D.张青莲 2.(2019广西梧州中考)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3.(2023山东汶上一模改编)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 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两种产物均属于盐 B.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常温下NaCl溶液pH=7 D.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小 4.【教材变式·P43素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如图是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操作①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           ; (3)饱和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能力提升全练 5.(2023山东邹平模拟,1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用途有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干冰—人工降雨 B.碳酸钠—烧碱—制玻璃 C.氢氧化钠—火碱—制肥皂 D.碳酸氢钠—小苏打—烘焙糕点 6.(2023山东枣庄中考节选,34,★)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侯氏制碱法原理,探究利用CaCl2、NH3、H2O、CO2制备氯化铵(NH4Cl)。已知:NH3极易溶于水得到氨水,通入CO2时发生如下反应:2NH3+H2O+CO2(NH4)2CO3。其具体流程设计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任写一种)等。 (2)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张青莲主持测定了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2.B NaHCO3固体能溶于水,B错误。 3.B NaHCO3、NH4Cl两种产物均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故A正确;反应后溶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因此反应后溶液中仍含有碳酸氢钠,故B错误;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常温下NaCl溶液pH=7,故C正确。 4.答案 (1)CO2+NaCl+H2O+NH3NaHCO3+NH4Cl (2)过量氨气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氨盐水显碱性,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3)NaHCO3 在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解析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首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能力提升全练 5.B 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或苏打,可用于制玻璃,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B错误。 6.答案 (1)过滤 烧杯(或玻璃棒) (2)(NH4)2CO3+CaCl2CaCO3↓+2NH4Cl 复分解反应 解析 (1)操作Ⅰ能将碳酸钙沉淀和溶液分离,故操作Ⅰ是过滤;过滤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2)第③步反应是碳酸铵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