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9831

【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9845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核心,素养,目标,13课,罗斯福,新政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历史解释:比较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罗斯福新政策的异同点。 唯物史观: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家国情怀: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调整世界的统治秩序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积极影响? 在法国: 在美国: 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形成战后世界新格局。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素养探究一:从繁荣到危机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经济危机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收音机、电冰箱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美国生产的小汽车占全世界总量的85%,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汽车。1924年,美国的黄金占世界总量的1/2;1928年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整个欧洲。 材料二: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一些美国作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尖锐的批评。1925年,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出版,揭露了部分美国青年唯利是图的心理状态,美国社会追名逐利的不良现象。 阅读材料 ,了解经济危机大爆发的相关史事? 背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教材研读 基础梳理-原因 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同时,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生产过剩 股票投机活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全行业全社会的供大于求(主要原因) 在不知企业经济状况的背景下进行大量的股票投资是一种投机行为(直接原因) 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1929—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贸易额减少了 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 40%,贸易额减少 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 1 500 万~ 1 700 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 000 万。 教材研读 基础梳理-表现 金融业:银行倒闭,股市崩溃 企业:企业破产,市场经济萧条 农业:农业受损,价格下跌 社会生活:失业激增,社会动荡 低价售卖汽车 倒牛奶 资本家销毁咖啡 美国人流落街头,变卖家产 无家可归的人 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穷人艰难度日,资本家不惜销毁大量商品。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锐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 素养提升 素养探究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发表演说 罗斯福(1882—1945)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被称为“坐在轮椅上转动世界的巨人”。 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罗斯福领导美国人民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二战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面对经济大危机,他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 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