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9832

【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39张PPT)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53349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核心,素养,目标,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唯物史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释: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家国情怀: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年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三国不断入侵扩张,野心不断膨胀,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衔接中考 素养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背景 阅读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研读: 材料一:到二战前,德国工业水平已经再次超过英法,而他没有海外殖民地,在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后,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对以英法美为核心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表示不满(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该体系),法西斯国家于是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简明世界史》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 ③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④重要原因: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 经过 阅读课本和材料,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史事。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知识衔接:闪电战 二战中德国常用战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袭方式,不宣而战,快速切割敌军主力制敌取胜。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一:苏联的崛起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英国政府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德国成为反苏的前线。英国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苏联的捷径。 材料二: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德国将领凯特尔:“假使英法发动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是越过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英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结果英法在7个月的时间里,未采取任何重大军事行动。 宣而不战 ———欧洲西线战场:(战争初期德国的扩张)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征服挪威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39天征服法国 欧洲大陆基本沦陷 对英国 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1940年7月开始,德军连续3个多月轰炸英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但德国始终未能达到迫使英投降目的,英国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极大地消耗德军。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合作探究一: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去向何处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便犯条约》,有效期10年。 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1941年6月22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争 1941年6月,德国集结了550多万大军、几千辆坦克和几千架飞机,在约1500千米的战线上,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 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并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 全体苏维埃公民和军队都要 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