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0631

【华师大版】2023-2024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9267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2023-2024年,七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试题卷共11页,有4大题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关于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B.地图方向通常都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2.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具有生命特征。如图是兰花螳螂经历第一次蜕皮,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下列有关其生命特征错误的是(  ) A.能进行生长发育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适应环境 3.某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过滤效率 B.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口罩的过滤效率与口罩种类是否有关 C.为了减少误差,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 D.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强的是N95口罩 4.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科学》课本长宽、纸的厚度等实践活动中,以下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 A.课本长度26cm B.累积法测纸厚度约为5nm C.多次测量可减小误差 D.多估读几位可减小误差 5.由于感官观察的局限,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拓展人类的观察力。使用下列仪器不能实现其观察目的的是(  ) A.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系 B.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叶绿体表面的膜 C.用放大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D.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并观察人击球的运动 6.小文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对黑藻(如图)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他发现黑藻属于被子植物,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黑藻有种子 C.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黑藻有果实 7.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带着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从地面出发到达太空时,他们都穿着每套质量为120千克的宇航服,关于宇航服的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于120千克 B.大于120千克 C.小于120千克 D.由于失重,等于0千克 8.小文在学习了“常见的植物”后,将校园内的月季、银杏、香樟树归为一类;将苔藓、团藻、胎生狗脊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9.2021年7月21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拍下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如图1所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为图2所示的(  )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 10.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11.小文在校园内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的二歧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藻—P B.松树—Q C.柳树—R D.苏铁—S 12.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过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生锈的砝码浏量物体的质量 偏小 A.A B.B C.C D.D 13.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 ℃,若没有把水银甩回测温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 ℃和38.4 ℃,那么两次测量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