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3428

【核心素养目标】5.1法不可违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775544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PPT,27张,课件,核心,不可
  • cover
(课件网) 新闻链接 唐山打人事件主犯获刑 思考:陈继志为什么会受到法律制裁? 2022年9月13日至15日,河北广阳区人民法院根据刑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 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5.责任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 。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分类,不同类型违法行为适用的法律;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教学难点:感受法律尊严,自觉遵法守法。 违法无小事 01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经意间违了法。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运用你的经验(P46) 可以避免,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行为规范 法律 ①指引作用 ②评价作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特点)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强制作用 合法的 ×非法的 法律的作用 思考:1、袁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如果他生活在现代法治社会,那么他偷拿天书并进行复印是一种什么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原因 违法行为的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权利人。 民事违法行为 活动 以案说法 民事违法行为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对社会危害相对轻微的一般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未经同意发表他人作品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图片进行宣传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其他惩罚性赔偿……P48 民事责任 判断下列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活动 以案说法 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共同点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责任 实例 民事违 法行为 行政违 法行为 刑事违 法行为 共同点 民事法律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欠债不还; 捡到他人物品据为己有; 泄露他人隐私; 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施、闯红灯、谎报险情、偷税漏税欠税等 最严重 (严重违法或犯罪) 故意杀人、抢劫、放火、绑架、贩毒、泄露国家秘密、贪污受贿等 行政法律 刑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