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25598

【核心素养目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334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21课,冷战,后的
  • cover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标准 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内容分析 冷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威胁着世界安全。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三、教学目标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知道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美国轰炸南联盟;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历史解释:知道现在的世界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唯物史观:掌握多极化的趋势,不结盟运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家国情怀:了解各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努力,通过了解其中中国所作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讲授新课 1.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概况其主题的主要内容 (2)学生活动 (3)教师活动 合作探究一:如何遏制霸权主义 (4)学生活动 ①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教师活动 (2)学生活动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一超多强”局面 教师活动 合作探究二:多极化局面的影响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学生活动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教师活动 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1964 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五、课堂总结 三部分内容之间是并列关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太平。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时刻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一时期,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试图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巩固和加强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但美国的企图遭到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和欧洲联盟的挑战。中国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引导者的作用。在整节课中,学生展示他们预习成果的机会较少,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较少。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且缺乏激情,课堂没有亲和力,不善于表扬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