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43230

中职语文:21 想北平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95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职,语文,北平,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想北平 老 舍 导课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梦魂牵绕的地方, 特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深,因此思乡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情感,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 学习目标 1、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的对比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题解 1、 “想”字感彩强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不把“想”字改为“写”字? 思乡 “想”是主观描写北平,“写”是客观描写北平。作者不是实实在在地写北平的景象,而是写作者心目中的北平。 老舍 老舍,北京人,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贫民家庭。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作者和作品 老舍作品 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短篇小说 《月牙儿》 剧作 《茶馆》 《龙须沟》 “人民艺术家”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本文是作者于1936年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散文。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 写作背景 1、朗读课文 2、听音频朗读 分析情感线索 1、本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写“我真爱北平”? 3、作者反复强调“对北平的爱想说而说不出”,但并非没有“说”,作者是怎样“说”的? 我真爱北平 第2、3、8段 比喻 爱母亲 想象 诗人(但不是) 直抒胸臆 情不自已 (情到深处反无声,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正是爱到极点的表现。反复强调,表明爱得非常深厚,只是"说不出而已"。) 作者心目中的北平 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北平,但是文中多次写到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2、北平有什么特点? 通过相互对比和衬托,突出北平的特点和作者对北平的偏爱之情。 整体结构 环境气氛 建筑格局 生活情趣 北京 四大都城 复杂有边际 太旷 太热闹、疲乏 动中有静、温和 自然 有空 匀调 接近自然 污染严重 探究思考 北平是历史悠久的大都市,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却写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画面,如积水滩和平民小院的环境,这是为什么? 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画面: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墙边的花,院里的新鲜蔬菜及带霜的水果……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对 平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 1、对比和衬托、以小见大的写法。 2、情感真挚。 布置作业 以思乡为题,写一篇散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