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55672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章末归纳总结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514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第三章,学案,总结,归纳,章末
  • cover
章末归纳总结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答案:①锋 ②天气图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⑤太阳辐射 ⑥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 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候特征及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影响 寒长暖短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陆地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1)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往往无明显季节变化;而受气压带或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季节变化十分显著。 (2)与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之外,还有热带季风气候。 [应用体验] 图2是图1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1.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2.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知该地为赤道附近的非洲西岸,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7—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该地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12月到次年2月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该地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D正确;受洋流影响会是单一的,B错误;如果受地势影响形成降水变化的可能是迎风坡与背风坡,题目中没有任何提示,而且影响可能会是常年的,不会出现两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A错误;人类活动对降水影响显然是错误的,C错误。第2题,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依次是由热带雨林气候向热带草原气候过渡,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一年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故选C。 答案:1.D 2.C 二、气候类型判读    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来进行。具体判断时一般遵循“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三步走的原则。 (1)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 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平均气温曲线的形态来确定南、北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年平均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月 1—2月 峰型(上凸) 南半球 1—2月 7—8月 谷型(下凹)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