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57398

学习情境1 项目1-1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课件(共86张PPT)《砌体结构工程施工》(高教版)

日期:2025-05-1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9436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习,高教,砌体结构工程施工,PPT,8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学习情境1 砖砌体房屋施工 项目1 砖砌体工程施工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一、砖砌体房屋组成 (一)基础 砌体结构房屋的基础通常为条形基础,材料可以是砖、石、混凝土 (二)墙体 墙体一般具有承重、隔断和围护的作用,墙体、柱的自重约占房屋总重的60% (三)楼梯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平台、栏杆和扶手组成。 (四)屋顶 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形式屋顶 。 平屋顶指屋面排水坡度小于或等于10%的屋顶; 坡屋顶指排水坡度在10%以上的屋顶。 其他形式的屋顶如拱屋顶、薄壳结构屋顶、网架结构 屋顶、悬索结构屋顶等 (五)门窗 当前门窗的材料有木材、钢材、彩色钢板、铝合金、塑料、玻璃钢等多种 二、墙体构造及墙体的布置原则 (一)承重墙体的布置 1.横墙承重体系 2.纵墙承重体系 3.混合承重体系 4.内框架承重体系 墙体结构布置方式 (二)砖砌墙体的构造 1、墙体的厚度 实砌砖墙的厚度分为120mm,180mm,240mm,370mm,490mm 2、墙段长度与洞口宽度 (a)墙段长度(b)洞口宽度 图1 墙段长度与洞口宽度 (a)墙段长度 (b)洞口宽度 砖墙厚度 3、墙的高度 墙身的高度是由实际需要经过设计确定,但墙高与墙厚应由一定的比例来制约,从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三)砖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防潮层 1)水平防潮层 位置--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范围内 --室内地面标高下一皮砖位置 --雨水飞溅到墙面高度以上 构造做法--卷材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垂直防潮层 位置及构造做法 防潮层位置探讨 防潮层的合理位置 防潮层的位置应位于: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 卷材防潮层 卷材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的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一层卷材或做一粘二油,卷材的宽度应比墙厚每边宽10mm 。卷材防潮较好,但抗震能力差,一般用于非地震地区。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混凝土防潮层 即浇注一层厚60 mm的混凝土,内放纵筋为2Φ6、分布筋为Φ4@250的钢筋网。 若砖墙下部设地圈梁,通过调整其位置起到防潮的作用,不需要专门设墙身水平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 1、设置方法:墙体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处分别设水平防潮层,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的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2、垂直防潮层做法:水泥砂浆抹面,外刷一道冷底子油,两道热沥青。 2、勒脚 概念: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 作用:防止地面水和雨水的侵蚀,从而保 护墙面; 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类型:石砌勒脚、抹灰勒脚、贴面勒脚 勒脚 勒脚 勒脚 石砌勒脚 抹灰勒脚 3、散水与明沟 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其作用是为了迅速排出从屋檐下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散水的常用材料为混凝土、砖、炉渣等。 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其作用也是为了迅速排出从屋檐下滴下的雨水,明沟是将积水通过明沟引向下水道 散水 宽度600~1000mm,并应比屋檐的挑出尺寸大200mm,坡度3%~5%,外缘高出室外地面20-50mm。 散水 散水 混凝土散水应沿长每隔 6-12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约20mm,散水与外墙间设通长缝,缝宽约10-20mm,缝内用油膏或沥青砂浆嵌固。 散水 明沟 明沟多用于降雨量较大的南方地区。实际工程中,常将明沟和散水结合设置。 4、踢脚 踢脚板是地面与墙面交接处的构造处理,其主要作用是遮盖墙面与楼地面的接缝,防止碰撞墙面或擦洗地面时弄脏墙面。踢脚板可以看作是楼地面在墙面上的延伸,一般采用与楼地面相同的材料,有时采用木材制作,其高度一般为120~150mm,可凸出墙面、凹进墙面或与墙面相平(图2) 图2 踢脚板构造 5、窗台 可分为内窗台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