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74101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件(共63张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版)(第三版)》(高教版)

日期:2025-05-0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506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6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基本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中的数与信息编码、计算机基本应用和计算机安全使用的基本知识。学习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版)》第三版配套资源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简称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把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的速度与准确性,直接促进了人类向信息化社会的迈进。 1.1.2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见图1-1,图1-2),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尔后又产生了汇编语言。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 图1-1 电子管计算机 图1-2 电子管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见图1-3,图1-4),并出现了管理程序和COBOL、FORTRAN等高级编程语言。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图1-3 晶体管计算机 图1-4 晶体管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第三代(1965年—1970年)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见图1-5,图1-6),出现了操作系统和诊断程序,高级语言更加流行,如BASIC、Pascal、APL等。代表机型有IBM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 图1-5 集成电路计算机 图1-6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芯片(见图1-7)。这一代计算机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外部设备种类多、用户使用方便、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技术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使计算机应用进入了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图1-7 微处理器芯片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我国于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此后我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计算机应用得到迅猛发展,代表性成就是成功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曙光”“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2010年11月, “天河一号”曾以4.7千万亿次/秒的峰值速度,首次将五星红旗插上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世界之巅。2016年6月,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12.45京次/秒(1京为1亿亿)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当时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图 1-8 “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微(小)型计算机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次把中央处理器(CPU)制作在一块芯片上,研制出了第一个4位单片微处理器Intel4004,它标志着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微型计算机称为个人计算机、PC机或电脑,是各类计算机中发展最快、使用最多的一种计算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使用的多数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又有台式机和笔记本等多种形式,如图1-8,图1-9所示。 图1-9 微型计算机 图1-10 笔记本电脑 1.1 计算机基本概念 介于普通微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之间有一类高级微机称为工作站,具有速度快、容量大、通信功能强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