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74470

4.道教 课件(共39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高教版)

日期:2025-02-1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76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道教,课件,39张,PPT,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高教
  • cover
(课件网) 修道养德成神仙 修身养性求长生 ———中国古代道教 中国文化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最重要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道教对我国民俗的影响尤为深广。我国民间对城隍、土地、灶君、关公等的崇拜和祭祀的习俗,结婚拜天地的习俗,春节贴门神、春联的习俗等等,都来自道教,且都流传至今,这些习俗早就无声无息地融进了中国人的生活里。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 修道养德成神仙 修身养性求长生 ———中国古代道教 十二生肖 道教为什么出现? 1古代民间巫术 巫:降神、解梦、预言、祈雨、治病、占星等 道教的道术和医术,都是起于这种效益祛病的巫术。 2.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 神仙传说:荆楚文化(《山海经》、《庄子》、《楚辞》)、燕齐文化(海市蜃楼、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一带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 道教形成的条件 3.道家学说是主要的思想理论来源 道家学说为道教提供了理论武器,道教又以特有的宗教形式,演绎、实践、发展着道家的思想和精神。 “道”的神秘色彩被演绎成宗教的神仙崇拜。 4.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营造了合适的土壤 东汉统治者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广大下层民众无法生存。这种现实生活导致了两种社会意识的产生,即珍视生命的求生情感和强烈的救世冲动。 道教形成的条件 (一)东汉———成为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巴蜀(四川)创立了道派,教人悔过奉道,也代人治病,因入道之人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为“五斗米道”。 奉老子为教主,被称为张天师,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张 陵 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张道陵对使者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中! 张陵的孙子张鲁在三国时期的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在他控制的范围内设置“义舍”,对过往穷苦百姓,无偿供给食宿。 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走向成熟 魏晋时道教在北方继续发展,并流传到江南,形成许多教派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是葛洪、葛玄。 道教可以分为两派—丹鼎派和符箓派。 丹鼎派通过炼丹、吞吃仙丹而成仙。 符箓派是通过画符、念咒等方式来驱使鬼神,治病、消灾等。是从古代巫术发展而来的。 (三)唐宋———得到更大发展 统治者扶持,建立宫观二千余处,在炼养服食和符咒科教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内丹理论极其丰富。 《新白娘子传奇》 内丹修炼 (四)金元———形成影响较大的教派 全真教 正一教 王重阳 (五)明清———停止发展 教义没有什么拓展,教团腐化日益严重,失去信任,逐渐显出衰微之势。 比较出名的有张正常、张三丰、王常月等人。 《倚天屠龙记》张三丰 道教是以道家学说为基本理论,吸收民间信仰和各类方术,以得到成仙,长生不老为目的的宗教。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是“万物之母”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祖,将其书《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 “贵人重生”、“我命在我不在天” 对于如何修炼才能得道果、成神仙,不同的道派有不同的修炼方法,主要有内修和外养。 2.最终目标———得道成仙” 3.得到成仙的方法 (1)外养 导引图 外养指修命固本的具体方法,如吐纳、服气、导引、胎息、辟谷、神丹、药饵服食等。 丹鼎派、全真道认为通过内修、炼养,即可达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