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74475

13.中国传统服饰 课件(共34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高教版)

日期:2025-02-1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23171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传统,服饰,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文化创造,又体现着精神文化的深厚意蕴,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 导 语 何为国服 认认下面是什么字? 华夏 有服章之美 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概述 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华夏衣冠,现代称为汉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溯源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商 代 上衣下裳: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织、绣种种花纹,下着裙裳。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春秋战国 深衣:把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故上下不通缝、不通幅。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使得平面剪裁立体化,两袖也获得更大的辗转运肘功能。曲裾也是深衣的一种,又称曲裾深衣。 春秋战国汉服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汉朝 汉代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裁,外衣里面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面,成为定型化套装,现代又称“三重衣”。这一时期也有襦裙,但不如深衣流行。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 沿袭秦汉的基础上,“褒衣博带”成为风气。女子则以宽博的襦裙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隋唐汉服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服饰是指中国隋代、唐代至五代十国的服饰,这段时期中国的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加上对外交往的频繁,使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崭新局面。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晚唐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宋朝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大致有官服、便服、传统服等三式。 褙子是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宋代褙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元朝 此时期蒙古族男子以蒙古装束为主,汉族男子以长袍为主。 贵族女子服饰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宽袍长冠为特色,平民女子仍旧以短儒长裙为主要装束。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明代汉服 明朝 明朝服饰继承了宋元两代的式样,但亦有一定程度的胡化,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代蒙古人的腰线袄。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 清朝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节日 的起源和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汉服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称为衣裳,如图一;另一种为衣裳连属制,称为深衣,如图二。 图 一 图二 汉服的形制 汉服分类———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襦裙 二、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分类———衣裳连属制(深衣) 深衣制 通裁制 二、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形制 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襦裙 汉服形制 衣裳连属制(深衣) 深衣制 通裁制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二、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汉服最主要的特色 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穿着汉服让人神态举止有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