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84622

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件 18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0132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请大家选一个你熟悉的历史人物,书或影视剧中的人物或者身边的老师、同学、亲人等等描述一下。 类似地,我们要描述某种物质,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它的性质。 同一种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而不同的性质是否存在共同的特点呢?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了解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判断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学习目标 了解物质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判断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学会简单的分类方法。 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物质产生。 物质只发生颜色、状态等变化,而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生成新物质 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液态氧 (淡蓝色) 固态氧 (淡蓝色雪花状) 气态氧 (无色) 颜色、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 物理变化 通电的灯泡 灯丝温度变了,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灯丝还是钨丝,没有新物质生成。 灯泡点亮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产生? 化学变化 铁生锈后还是铁吗?用什么办法可以检验 铁生锈的实质: 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三氧化二铁。 提示: 用一根磁铁分别去吸铁粉和铁锈,铁粉能被吸起,铁锈不能被吸起。 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有新物质生成。 + 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 黄色的氯化铁溶液 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化学变化通常都伴随着物理变化。 颜色改变,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通常都有伴随着物理变化,如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液态石蜡变成固态———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人吃了霉变的食物后,身体会不舒服,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这说明食物变质后已经生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新的物质。 小结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颜色、形状、状态、温度等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腐蚀、燃烧、食物变质、呼吸、光合作用等 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两者联系: 只能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易错提醒:物理性质不能说成是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分类 颜色 酸碱性 气味 硬度 可燃性 熔点 沸点 腐蚀性 溶解性 助燃性 导电性 延展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你所知道的铁具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炒锅通常是用铁制成的,这主要利用了铁的什么性质? 3.变化和性质的辨析 变化 性质 过程 本身的性能 判断技巧:性质描述时往往有 “是” “能”“可以”“会”“易”等词。 例: 蜡烛燃烧 蜡烛能燃烧 蜡从液态变成固态 蜡油能凝固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 {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过程 本身的性能 及时巩固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把铁块磨成铁粉 化学变化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化学变化 3.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4.煤的燃烧 5.火药爆炸 6.轮胎爆炸 8.干冰升华 7.瓷碗破碎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