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86220

第4章 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 课件 (共72张PPT)《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第三版)》(高教版)

日期:2024-06-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667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2张,高教,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第三版),PPT,4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4章 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 在校期间参加各门课程的实验和在校外进行各种实习活动中知道应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和毕业就业时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问题 遵守学校和厂矿企业对学生实训实习的安全规定 对常见招聘陷阱有识别能力 内容提要 实验安全 实习安全 勤工俭学安全 择业安全 4.1 4.2 4.3 4.4 4.1 试验安全 4.1.1 化学试验安全 4.1.2 生物实验室安全 4.1.3 其他实验室安全 4.1.1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前必须作好周密的准备 要遵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 必须经常估计到实验的危险性 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必须充分作好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检查之后才能开始实验 不可忽视实验结束后的收拾处理事宜 专家提示 事先不充分了解所使用物质的性状,不得使用危险物质; 危险物质要避免阳光照射,注意不要混入异物。并且必须与火源或热源隔开; 贮藏危险物质时,必须按照有关法令的规定,分类保存于贮藏库内,毒物及剧毒物需放于专用药品架上保管; 使用危险物质时,要尽可能少量使用。并且对不了解的物质,必须由指导教师进行预备试验; 在使用危险物质之前,必须预先考虑到发生灾害事故时的防护手段,并做好周密的准备; 处理有毒药品及含有毒物的废弃物时,必须考虑避免引起污染水质和大气; 当危险药品丢失或被盗时,由于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必须及时报告导师; 4.1.1 化学实验安全 使用危险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 4.1.1 化学实验安全 危险物质的安全知识 禁水性物质 着火性物质 因加热、撞击而发生爆炸,须远离烟火和热源;需保存于阴凉的地方,并避免撞击。 勿与其它物质混合、接触、混放,以免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引发事故,且需注意此类物质的防潮。 有爆炸危险时,要戴防护面具;若处理量大时,要穿耐热防护衣。 引起的火灾时,一般用水灭火,但由碱金属过氧化物引起着火时,不宜用水,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砂子灭火。 通常有因加热、撞击而着火的物质,以及由于相互接触、混合而着火的物质。 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 强酸性物质 强酸性物质若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发热而着火。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载。要把它保存于阴凉的地方。 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加热处理此类物质时,要戴橡皮手套。 对由强酸性物质引起的火灾,可大量喷水进行灭火。 此类物质包括:硝酸、硫酸、盐酸等。 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 低温着火性物质 此类物质一受热就会着火,故要远离热源或火源,存放于阴凉处。 此类物质若与氧化性物质混合,即会着火。 黄磷在空气中会着火,故要将它存放于中性水中,避免阳光照射。 硫磺粉末吸潮会发热而引起着火。 金属粉末若在空气中加热,即会剧烈燃烧。并且,当与酸、碱物质作用时产生氢气而有着火的危险。 由此类物质引起火灾时,一般用水灭火较好,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但由大量金属粉末引起着火时,最好用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此类物质有:黄磷、红磷、硫化磷、硫黄、镁粉、铝粉等。 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 自燃物质 这类物质一接触空气就会着火,因此,初次使用时,必须请有经验者进行指导。 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溶剂中稀释而成的东西,若其溶剂一飞溅出来就会着火。因此,要把其密封保管。并且,不要将可燃性物质置于其附近。 处理毒性大的自燃物质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 由这类物质引起的火灾,通常用干燥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但数量很少时,则可以大量喷水灭火。 这类物质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及还原性金属催化剂等。 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 禁水性物质 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