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86296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9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模拟,解析,试题,语文,考试
    三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研究,一般是通过考古学文化进行的。考古学文化是在19世纪8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首创的器物类型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11年德国考古学家科西纳提出的"考古学文化”概念,实际上是类型学的升级版。其后,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考古学文化是一批总是反复共生的遗存类型--陶器、工具、装饰品、葬俗和房屋式样。作为中国第一位系统阐述考古学文化的学者,夏鼐于20世纪50年代末指出:"(考古学中的)'文化'是考古学上的特别术语,是有它一种特定的含义。这是某一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我们观察到的一群对象的总称。" 从考古学文化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考古学文化主要用于史前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且是研究人群或族群问题。当然考古学文化在历史考古中同样可以用来研究其人群、族群的时空问题,但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领域的考古学研究,则属于历史考古,其物化载体不同于史前社会。也就是说,史前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是以类型学为基础的,其本质不具有文明与国家的内涵。 以类型学为手段、以史前时期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学文化,就其遗物的时代研究,只能提出遗存的相对年代,也就是不同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早晚问题。20世纪中叶,碳14测年法应用于考古学的年代学研究,其精确性超过了以类型学为基础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人群或族群研究来说,分子生物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使考古学家能够比以陶器等为主要物化载体的类型学研究更科学、更细致地划分人群、族群。 “考古学文化”这个概念多用于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而人类历史越早,受自然环境约束就越强,甚取至可以说史前时期各地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多由自然环境不一所致。马克思认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考古学文化主要用于人类史前社会研究,史前社会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只是人类历史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人类学家所说的蒙昧时代,或考古学家所说的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进入国家阶段后,传统的主要用于史前考古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法等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从考古学方法论来看,考古学文化有些落后了。考古学研究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在人类文明时代,相关考古学重要研究领域应重新审视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探索如何科学定义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及其物化载体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摘编自刘庆柱、韩国河《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瑞典考古学家首创、德国和英国考古学家延伸发展的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中用于史前考古研究的重要方式。 B.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史前社会和史前遗存,其主要物化载体是陶器等遗物,研究方法主要是类型学。 C.史前的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都可以研究人群、族群,但它们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手段不同。 D.人类社会进入国家阶段后,应当舍弃传统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法,关注应用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讲述了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由来,从中可以看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B.文章探讨考古学文化时,为了说理更透彻,把考古学文化分为两类,这更易于读者理解。 C.文章采取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夏鼐、马克思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D.文章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并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