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96808

人教版数学八上15.2.1.2分式的乘除 课件(24张PPT)+教案+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6852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单元,教案,PPT,24张,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15.2.1.2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乘除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节的基础上的除了新知识的延伸,还有分式乘方的学习以及运用,较比第一课时内容知识稍难一些,但本节课的学习是后续学习分式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节内容的延伸,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相比第一课时而言,已经对知识有所掌握,接受起来应该更容易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分式的乘除法则,会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 3.能熟练运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会进行含乘方的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1.如何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3.乘方的意义?学生活动1: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分享,汇报答案 活动意图说明:为学习新知做准备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 解:原式=··=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1)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2)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确定分式的符号,然后约分; (4)结果应是最简分式.学生活动2: 在学生利用习题巩固上节课的内容时,老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让学生回顾了法则,又能观察到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关注那些学困生,并给予帮助指导。对于情况掌握比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 思考 类比分数的乘方运算,你能计算下列各式吗? 【想一想】= . 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乘方法则: 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为:(n为正整数). 到目前为止,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都有什么 (1) (2) (3) (4) (5)学生活动3: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解答,教师适当给予指导,最后进行统一讲解. 经过共同分析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出正确过程。老师来回巡视给予指导。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环节四:典例精析教师活动4: 例1:计算:(1) (2) 解:(1) (2) = = = 分式的乘方注意事项 (1)分数乘方一定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2)分式乘方时,首先确定乘方结果的符号(正数的任何次幂都为正;负数的偶次方为正,负数的奇次方为负),然后再做运算. (3)分式乘方时,若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应把分子、分母分别看作一个整体乘方.学生活动4: 在学案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请两名学生进行板演,教师巡视。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例题,达到自我检测新知的目的,若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老师合作完成,这样对于知识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板书设计 1、分式的乘方法则: 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n为正整数). 2、乘除法运算及乘方法则 先算乘方,再做乘除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为正整数)的值是( ) A. B. C. D. 选做题: 【综合拓展类作业】 4.先化简然后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计算.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选做题 3、计算: (1) (2). 4.计算: 【综合拓展类作业】 5、先化简 教学反思 由于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欠缺,或有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