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97105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日期:2025-04-3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159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同步,化学性质,物理性质,8节,下册
    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浙江期末)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解答】A.试管干燥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 铁架台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 量筒摔碎是玻璃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3七上·慈溪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类型与其它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冰棒熔化 B.矿石粉碎 C.镁带燃烧 D.车胎爆裂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冰棒熔化时,只是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B.矿石粉碎时,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C.镁带燃烧时,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镁,发生化学变化; D.车胎爆裂时,只是车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则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C。 故选C。 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沙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杵磨针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 (1)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②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颜色变化、气体放出、 生成沉淀等现象,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发光、放热、吸热等。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解答】A.死灰复燃说的是物质的燃烧,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杯弓蛇影只是照得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冰消雪融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铁杵磨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铜可用作电线 B.铁粉作自发热体(铁氧化放热) C.酒精可用作燃料 D.高粱可用于酿酒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形态、是否易升华、挥发等,都可以利用人们的耳、鼻、舌、身等感官感知,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防腐性等。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这些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助燃性、还原性、络合性、毒性、热稳定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答】A.铜可用作导线是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