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20220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 古代诗词欣赏阅读与欣赏 11.《将进酒》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7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欣赏
,
2023
,
诗词
,
格式
,
教案
,
将进酒
《将进酒》教案 授课题目 《将进酒》 课 时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复习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诗人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点拨法: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精髓。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手抄报作业,培养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教学安排: 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ppt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导入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酒中有他涌动的生命,奔腾的激情,还有那无尽的愁绪。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将进酒》。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 诗人虽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但可以一看出对时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从表面上看,歌咏的是饮酒作乐和人生如梦的主题,但却在实质上对摧残人才的社会给以有力的控诉,不能以消极情调来简单否定。 三、释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诗歌赏析 1、以黄河起兴有何作用?感叹时光易逝 2、面对时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暂时得意,也要纵情高歌,把酒言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坚定信念,乐观豁达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全文主旨:痛苦、愤慨 4、作者表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何偏偏选陈思王为例?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 5、作者狂放疾呼“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里的万古之“愁”该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无所施”是古代贤人逸士的旷古愁思。这种怀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称其为“万古愁”。 五、讨论艺术手法 (1)比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逝,一去不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抒发“巨人式的感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自高原奔泻而下,似从九天而落,其浩大的声势,令古今文人震撼激动。李白写黄河的诗句还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等。而尤以“黄河之水天上来”最脍炙人口,成为赞美黄河的千古名句。 (2)夸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空间范畴的夸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前一句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专项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1970-01-01)
第八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第二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