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03906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传递寒气和摆脱冷气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34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届,摆脱,PPT,22张,课件,冷气
  • cover
(课件网) 2024高考作文预测: 传递寒气和摆脱冷气 作文写作指导和素材积累 【模拟文题】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在未来3到5年内,世界将面临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把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在当下,任正非的“传递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对当代中国青年颇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模拟文题】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在未来3到5年内,世界将面临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把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在当下,任正非的“传递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对当代中国青年颇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以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展开。任正非之“寒”与鲁迅之“冷”含义并不一样。任正非立足于未来3到5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提出华为要“活下去”,体现他的忧患意识。把寒气传给每一个人,表明华为并非穷则独善其身之辈,而是具有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鲁迅希望青年人“摆脱冷气”,是希望青年能够积极主动、奋发有为。 导语中,这两种说法“对当代中国青年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意味着当今中国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重重挑战,既需要中国青年居安思危,看清忧患,也需要他们奋发有为,在黑暗中见光明,变危机为转机、先机。 忧患意识与奋发有为的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球化进程“危”“机”并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降临的新时代,忧患中的奋发有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而对此,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中国青年责无旁贷。奋发有为、共渡难关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必修课。 根据以上分析,考生在行文时,可用先用任正非和鲁迅先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世界百年大变局下,吾辈青年要勇敢直面“寒气”,坚决摆脱“冷气”。然后,分析“寒气说”,并举例说明“寒气”是引人奋进的催化剂。随后,“摆脱冷气”意味着时刻积极行动,在挫折或逆流中不断奋斗,永不停歇。接着,面对“寒气”不寒心,面对“冷气”不灰心,才是中国青年该做之事。最后,一代代中国青年仍要直面“寒气”与“冷气”,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筋骨句: 青春之美,美在理想。 青春之美,美在奋斗。 青春之美,美在奉献。 青年应持续提升身体素质。 青年应自信达观心胸开阔。 青年应不断提升知识素养。 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 以“青春”之笔,书写“声”生不息的新时代。 以“青春”之笔,谱写“声”机勃勃的新征程。 以“青春”之笔,描写“声”入人心的新青年。 名言金句: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端持信念慎初衷,炎凉不肯移精诚!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