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08923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5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8425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琵琶行(并序),课件,58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白居易 一、知人论世 二、写作背景 三、解题 四、检查预习3题 五:研读文本 思考1: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思考2:诗文按什么顺序写?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思考3:默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思考4: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思考5、联系全文,概括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 思考6:找出琵琶女出场描写的句子,探讨问题。 思考7: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有几个回合 并赏析。 六、鉴赏诗文 掌握技巧 拓展延伸 探讨1: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探讨2:《明湖居听书》与本文比较,你以为哪处更胜一筹? 探讨3:从古今描写音乐和声音的优秀作品,方法有很多。 探讨4: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找出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地方,并说说其作用。 七、诗歌表达技巧中 “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七:重点文言知识总结 一、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现存诗近三千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与杜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书《楞严经》 léng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二、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琵琶行》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遭贬的抑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唐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三、解题: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恬然tián 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呕哑ōuyā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嘲哳zhāo zhā ①正音 四、检查预习3题 ②下列词语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商贾(jiǎ) 六幺(yāo)钿(diàn)头 虾(há)蟆 B、转徙(xǐ) 衣裳(shāng) 红绡(xiào) 管弦(xián) C、恬然(tián) 迁谪(zhé) 呕哑(ōuyā) 铁骑(qí) D、湓(pén)浦口 琵琶(pá) 嘲哳(zhāozhā)幽咽(yè) D 商贾(gǔ) 衣裳(cháng) 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