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10034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7课泥土的味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0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美术
  • cover
泥土的味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器的历史,欣赏古今中外陶器的造型、装饰特点,并学习泥片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成型、拉坯成型等泥土的成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捏塑成型、泥条盘筑、泥片成型等捏塑方法,尝试使用陶土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陶艺的悠久历史,唤起学生对泥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陶器的造型、装饰特点,学习陶器的成型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成型方法完成一件陶艺作品,并添加一些肌理效果。 三.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陶土 学具:软陶土、泥塑工具 四: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展示泥玩具,让学生触摸感受 教师:这个是什么? 学生:泥玩具 教师这个玩具跟我们现在玩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用泥土我们可以做成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翻开人类的艺术史,我们留存下来的最早作品是石壁画或岩石雕塑,紧随其后,就是陶瓷。它们是人类最早把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出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土的味道》,感受时代变迁,审美变化。 新授:(14分钟) 分析理解:(3分钟) 陶器的产生———造型实用 PPT展示新时期的陶器图片; (1)陶器用途 教师:观察器皿的造型,根据造型推测它们的用途。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为了满足生活中的使用需要,这一时期的器皿可分为四类 炊煮器———陶鬲:圆口深腹,三袋状足,足底烧火,可以烹煮食物; 饮食器———形状与现在用的碗的造型差不多; 汲水器———小口防止水被污染或倾洒,尖底可插入至松软的泥土,有两耳可系绳,利用重力原理汲水; 盛储器———大口深腹,可存储更多食物。 (2)陶器装饰: 教师:这些器皿除了各式各样的造型,还有什么我们没观察到? 学生:花纹装饰。 教师:观察这两张图片,概括新石器时期花纹特点。 学生:花纹位置围绕陶器绘制且都绘制在腹部以上,花纹样式是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等。 教师总结: 器皿装饰位置遵循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装饰纹样均源于自然,经过有意识地抽象改造形成多种类型,早期的器皿都是以实用为主。从对泥土的把弄开始,人类用不断变化的陶瓷造型与纹样记录着这一万年来不断生成变化的文明过往。 探究赏析:(6分钟) (1)陶器的发展———装饰美观(4分钟) PPT展示秦代兵马俑、汉代人俑、唐代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瓷、明五彩、清彩瓷等图片; 教师:根据历史朝代发展顺序了解陶器历史。 ①这些图片朝代你们能猜出来吗? ②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吗? ③每一组图片都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①雕塑: 秦兵马俑气势恢宏,崇尚写实;汉代人俑的生活气息;唐代唐三彩,一器多釉。 ②日常器皿: 宋代瓷器进入顶峰,器皿精致内敛,有五大名窑。 ③绘画: 元代青花瓷一枝独秀,白瓷上点缀着青色纹饰,典雅丰富,明代瓷器浓艳多姿,清代追求新奇华丽富贵。 随着人们技术与审美发展,泥土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陶瓷可以是雕塑,可以是日常使用频繁的器皿,可以是绘画。还可以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现代陶艺作品,进一步感受陶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2)陶器装饰———创意趣味(2分钟) PPT展示现代陶艺图片,让学生欣赏陶艺作品,感受泥土的可塑性,陶器的趣味性。讨论分析陶艺作品的造型。 教师:观看图片,对比分析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相比,现代陶艺的造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 现代陶瓷艺术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进而用更充分的艺术性提升实用性的品质,使陶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在现代文化条件下实现新的统一。 教师:如果要制作一件陶艺器皿,你会如何制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