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31392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导学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278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第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单元,上册
  • cover
编号: 必修一第七单元14课《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主备人: 审核人: 适用班级:通用 小组: 班级: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导学案 【任务驱动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揣摩语言及效果。 2.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本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习散文阅读方法。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散文中“秋味”的情怀,挖掘文中蕴含的民族审美心理和特征。感受写景散文的自然美,体味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书声琅琅 1.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标画出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语段反复诵读。 活动二: 知识积累 1、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时代背景: 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