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39769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43093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生物,人教,PPT,28张,绿色植物
  • cover
(课件网) 1.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 ,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该部位的特点是具有大量的 ,增加了吸收水的面积。 2.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的运输结构是 ,属于 组织。 3. 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上表皮 下表皮 叶 肉 叶 脉 气孔 保卫细胞 根 保护 营养 输导 保护 成熟区 根毛 叶 输导 导管 4.叶片的结构由 、 与 三部分组成。 (1)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构是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细胞构成的空腔;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户”;主要分布在 。 (2)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3)保卫细胞中含有 ,可进行光合作用,而表皮细胞中不含有。 5.叶脉具有 的作用。 6.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 7.意义:拉动 和 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 ;能提高大气 ,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 8.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 。 无机盐 水 叶绿体 湿度 温度 支持和输导 叶绿体 下表皮 蒸腾作用 保卫 气孔 叶肉 叶脉 表皮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 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器官: 条件: 产物: 绿叶 光 有机物 光合作用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目的要求 1. 如何检验是否有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 2.能直接滴加碘液吗?为什么? 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①淀粉遇碘变蓝色; ②叶绿素能溶于酒精 实验原理: 酒精(小烧杯) 清水(大烧杯) 水浴加热 / 隔水加热 酒精可以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实验目的2:探究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 的条件。 单一变量 设置对照 变量: 光 见 光 遮光 实验组 对照组 将叶片的一部分 一部分 【提出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2.光是不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做出假设】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材料用具 酒精、碘液、三脚架、培养皿、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的天竺葵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制订并实施计划】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暗处理 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遮盖起来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遮光对照:部分遮光、照光 对照组:没有遮光的叶片实验组:遮光的叶片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进行对照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摘叶去纸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酒精 (小烧杯) 清水 (大烧杯) 酒精脱色 防止酒精燃烧 (1)为什么要脱色? 叶片原有的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 (2)为什么要用到酒精脱色? 不能直接用水? 因为使叶片呈绿色的叶绿素可溶于酒精,不可溶于水。 (3)为什么要用隔水加热? (4)酒精脱色 酒精 (小烧杯) 清水 (大烧杯) (5)用清水漂洗,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漂洗染色 避免酒精产生干扰。 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用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淀粉这种有机物。 ①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 ②为什么要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漂洗观察 实验现象 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 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实验结论 ①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②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6.漂洗观察 1.暗处理 2.遮光对照 3.摘叶去纸 5.漂洗染色 方法步骤 4.酒精脱色 【拓展探究】 银边天竺葵的银边,进行上述实验后,会不会变蓝? 暗处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