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身边的算法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生活中的算法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情境,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了解算法的概念。 说说自己理解的算法。 2.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初步算法的思维,只是没能提取出相应的知识及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归纳,学生应该能很快掌握相应的算法概念,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课时教学目标能对一天生活进行排序,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其过程。说出算法的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算法。 4.教学环境教室或者机房均可,不涉及硬件或软件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播放关于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下围棋战胜人类选手的视频,引出算法很神奇。 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讨论引入新课 从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入手,对一天生活进行排序。先口述,再将具体的步骤写下来。 体验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任务一 对算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给出多种生活中算法的案例。 让学生对算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任务二 提出如从家到学校,可走的路线有很多条。学生根据情境,规划不同的线路。 体验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任务三 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内容,从A地到C地不同方案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将学习内容内化,能够迁移应用。 6.课时教学板书设计生活中的算法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课时作业设计教材中的练一练(从 A 地到 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探一探(煮茶问题)。 第2课时 顺序规划流程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顺序结构。 认识流程图。 使用流程图描述顺序结构。 2.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只有流程图的概念及绘制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用流程图表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本单元的难点。 3.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流程图及其图示,能够读懂、画出流程图。通过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顺序结构,认识顺序结构,体会顺序结构的作用。使用流程图描述生活中事件的流程,能够画出顺序结构的流程图。 4.教学环境教室或者机房均可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抛出问题:明天周末,你早上会做些什么呢?起床、刷牙、吃早饭,再朗读课文。我是先晨读,再吃饭。看来我们做事情的先后顺序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是否能意识到先后顺序的重要性。 任务一 学习新知:认识顺序结构出示任务: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顺序结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 任务二 学习新知:流程图出示任务:认识流程图及其图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画出流程图。 任务三 学习新知: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出示任务:画出顺序结构的流程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画出顺序结构的流程图。 6.课时教学板书设计流程图 7.课时作业设计教材中的练一练和探一探。 第3课时 游览解放碑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体验图形化编程的操作方式。 体验顺序、循环、分支三种程序结构的程序。 编写顺序结构程序。 2.课时学情分析图形化编程是面向学生的编程软件,学生初步掌握很容易。只是需要学生练习使用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分析思路、明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优化等步骤。 3.课时教学目标①了解图形化编程的界面;②掌握指令的基本操作;③能编写相应的程序完成任务;④体验图形化编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环境机房、图形化编程软件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秋天到了,应该多出去走一走。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不能带大家外出秋游,但我们可以用程序模拟游玩。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讨论引入新课 观察教材中图1,说一说小女孩从家出发,要前进多少格才能到达车站?观察图 2,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