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50160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2.4细菌和病毒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4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六年级,课时,第一,病毒,细菌
  • cover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 《1病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理解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的开篇,介绍了微小的病毒。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生活习性,并探讨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进行分析。 四、重难点 重点: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生活习性。 难点:病毒的繁殖方式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学习的细菌和真菌吗?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它们比细菌和真菌还要小,甚至比细胞还要小,它们就是病毒。 (二)、新课学习 1. 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根据课本上的描述,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的。它们非常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那么,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生:病毒的结构很简单,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 师:非常好。那么,病毒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呢? 生: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它们通过复制自身的遗传信息,并指导寄主细胞合成更多的病毒。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 (教师使用PPT展示病毒复制过程的动画) 2. 病毒的繁殖方式 师:那么,病毒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呢? 生:病毒的繁殖方式是通过在寄主细胞内复制自身的遗传信息,然后指导寄主细胞合成更多的病毒。 师:是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病毒是如何进入寄主细胞的呢? 生:病毒通过吸附在寄主细胞的表面,然后释放内部的遗传物质进入寄主细胞内。 师:非常好。那么,这些病毒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生: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师:非常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病毒感染呢? 生:我们可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某些病毒感染。 (三)、习题设计 1. 填空题: (1)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病原体,主要由__和__组成。 (2)病毒的生活习性是寄生在__或__中生存,通过复制自身的遗传信息,并指导寄主细胞合成更多的病毒。 (3)病毒的繁殖方式是__。 2. 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病毒的特点?( ) A.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寄生在细胞内 C. 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D. 对人类有害 (2)下列哪项是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 A. 引起人类疾病 B. 促进植物生长 C. 促进动物繁殖 D. 对人类无影响 3. 思考题: (1)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病毒感染?请提出建议。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微小的病毒,了解了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和习题练习,我们加深了对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关注健康。 (四)、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为了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课后请完成以下作业: 1. 复习病毒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繁殖方式; 2. 收集一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3. 思考一下,为什么病毒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写出你的想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