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55086

品读字里行间的哀伤——1.《采薇》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6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品读,字里,间的,哀伤,采薇,教学设计
  • cover
品读字里行间的哀伤———《采薇》教学设计(一) 【学情文本定位】 《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中的第二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对《采薇》一诗的学习要求为:熟读;明确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情感态度;最后一章的内容、写法及其作用;前三章重章叠句手法的特点。 此前,学生已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的学习中习得:背诵并写一段赏析文字;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与文章内容的对比中体会《木瓜》一诗的情感。同时,学生已在本课《氓》一诗的学习中进一步明确了:赋、比这两种表现手法及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因此,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工具书,对诗歌文句的疏通已不是一件难事。依托已有知识和阅读经验,学生对诗经“六艺”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清楚,诗歌整体内容的梳理也将比较轻松。但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是如何在作品中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体现的,仍是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采薇》尤为如此。《采薇》虽然选自《小雅》,但风格上更接近《国风》,很有民歌的特色。对其进行指导鉴赏,能够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体会到其中传达出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质朴的情感所采用的简约而隽永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从课文内容出发,更好地进入情境,可以体会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走入人物心灵深处,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文学文本的教育审美价值。 【设计理念】 《采薇》出自《诗经》,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本设计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本设计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相吻合,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的探究式学习。 本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熟读诗歌。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合作和探究学习为主,以“忧”为教学内容切入点,设计了两个大问题:诗中的“我”为何而“哀”?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哀”?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背景材料,把握诗中的表现手法并理解作品复杂的情感。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识记重点字词,读懂诗歌大意。 2.了解诗歌主题,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赏析诗歌中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关注底层人物内心,了解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文本特色解读】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