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62168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33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1.2,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四位同学学习了《伶官传序》后,各自写了几句评点,你认为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柳:文章以“呜呼”发端,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奠定了叹惋的基调,读之发人深省。 B.小昂:本文以平实晓畅之语叙述事例,阐发道理,议论简明扼要,全文言简义丰。 C.小方:全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优伶亡国灭身的史事,委婉地提醒统治者,要有高雅的爱好,提高自我的修养。 D.小郭:本文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2.下面对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在宗牢记遗命,为父复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李存勖把父亲交给的三枝箭“藏之于庙”,作战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D.作者认为,祸患往往是从微小的事情日积月累而成,而那些有智谋、有勇力之人也往往为他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这是一条普遍的历史经验。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 , ”的道理。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 , ”的经验教训。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人说,现代社会物质丰富,还有必要再提勤俭节约吗?这种论调显然是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如今,尽管我们的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粮食产量连年丰收,许多人都不愁吃不愁穿,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绝对没有过时,也绝对不能忘记。 往小了说,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为了节约,是为了珍惜身边的每一寸资源;往大了说,勤俭节约是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包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品质,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即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也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机,提前做好准备。“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之所以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正是因为好几代革命先驱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绝不能不思进取而白白挥霍掉。况且,从日常餐饮到社会生活各领域,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从粉丝“倒奶打投”事件,到粉丝打榜攀比成风,种种浪费现象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迫在眉睫。 “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浪费行为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渐践于行。比如,我们倡导“小餐桌、大文明”“光盘行动”,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有利于引导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摘编自刘琛《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谈到勤俭话题时指出:“杜绝铺张浪费之风,重申勤俭节约之风,确是一记当予敲响的警钟。”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土地革命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推行节省运动,中央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回国慰问考察,当他亲历重庆的山珍海味与延安的粗茶淡饭后,盛赞延安“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黄维被俘时并不认输,但在目睹了刘伯承、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