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71842

2.3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745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 cover
2.3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四个选项,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是 B.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选用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C.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优点,所以可以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 D.由图中可看出,此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组织培养 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成分不同,但能源物质相同,都是葡萄糖 B.植物组织培养无需添加抗生素,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添加抗生素 C.植物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不需要再分化过程;动物细胞培养可以出现再分化现象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3.图1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信号分子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从而逃避攻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B.图1中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 C.注射抗PD-L1抗体可解除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抑制 D.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PD-L1抗体可以直接对患者进行注射 4.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  ) A.受精作用 B.细胞识别 C.细胞分化 D.细胞融合 5.模型构建是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若图为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则D可能是( ) A.B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杂交瘤细胞 D.骨髓瘤细胞 6.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是浆细胞,需多次注射相应抗原后从小鼠血液中提取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③筛选得到的细胞是能够产生抗甘草酸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过程③④的筛选方法不同,细胞丙、丁核酸不一定相同 7.抗体偶联药物(ADC)是将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接头进行高活性结合而成,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如图是ADC作用原理简图。下述有关AD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接头既要在内环境中保持稳定,又要能在细胞内被断开 B.ADC中的单克隆抗体是杀死肿瘤细胞的有效成分 C.ADC进入肿瘤细胞后会被溶酶体分解,从而丧失药物活性 D.ADC与肿瘤细胞识别后,被肿瘤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进入细胞 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体细胞杂交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 A.除去细胞壁 B.原生质体融合为一体 C.形成杂种细胞 D.需要诱导剂 9.我国培育出了首例携带赖氨酸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奶牛。培育过程如下图。在转基因克隆奶牛的乳汁中可获得高赖氨酸含量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的供体牛胚胎成纤维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B.去核时把处于MⅡ期的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C.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的全能性得以表达 D.赖氨酸基因仅存在于转基因克隆牛乳腺细胞中并成功表达 10.抗原检测的关键是制备适用于抗原检测的抗体,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脾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所以需要进行细胞筛选 B.细胞融合可使用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