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3813

2.4《致云雀》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33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上阕最后三小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使之更加美丽、生动,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字多次出现,以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蜘蛛和《致云雀》中的云雀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写蜘蛛的形象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对云雀的描写则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多种手法。 B.《红烛》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都是五四时期激情澎湃的青年的热血表白,这两首诗都使用了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C.《红烛》的情感表达激越直接,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具有浓重的抒彩。《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王昌耀先生的抒情短诗,与《红烛》的抒情方式相同。 D.《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长诗,云雀是贯穿全诗被诗人赞美的对象,该诗和《红烛》一样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3.学校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高一学生挑选了《红烛》《致云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四首诗歌准备参加比赛。下列与朗诵篇目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颂了美丽、自由的云雀,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锐气,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B.《登高》一诗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萧萧而下的木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让人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伤感。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是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衬托手法的使用,例如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用“早生华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诗人自我。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我小心地探出前额”突出了“我”面对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的惊讶与敬畏之情。 B.《峨日朵雪峰之侧》写小蜘蛛时用“可怜”与“默享”两个词,将前面的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C.《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比作诗人、深闺中的少女、萤火虫、玫瑰,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D.《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进行对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6.下列对《致云雀》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一节是全诗的总括,作者首先对云雀及其歌声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其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云雀欢乐歌声的神圣,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B.诗歌第二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