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3881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379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文明,家园,试卷,答案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17(10分)(1)(4分) (2)(4分) (2分) 18(12分)(1)(2分) (2)(6分) (4分) 2023九年级期中检测 道德与法治答题卡 贴 条 形 码 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5 [A] [B] [C] [D] 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A] [B] [C] [D]10 [A] [B] [C] [D] 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16(8分)(1)(4分) (2)(4分) 道德与法治试卷答题卡 第1页(共1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龙华中学2023秋季学期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巩固练习 以下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1.闻名中外的布达拉宫、 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干佛洞等中华文化瑰宝,凝聚了中华各族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能与中华文化相比拟 C.要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平等 D.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这说明中华文化( ) A .源远流长,一枝独秀 B.博采众长,中西合璧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一成不变,博大精深 3.央视2022年中秋晚会将虚拟xR技术与实景山水巧妙融合,以歌舞、音乐、戏曲为主要载体,灵动呈现了历代文豪经典名篇、中秋传统习俗等文化元素。这启示我们要(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 ③促进中外文化融合统一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南宁市民何光民先后在云南念湖资助10名贫困生、在广西隆林资助100名孤儿学生、为云南磨盘卡小学240多名学生送去保暖手套,热心帮扶广西上林贫困……他的行为( ) A.弘扬了爱岗敬业的奋进品格 B.体现了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 C.践行了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D.彰显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启示我们要热爱祖国。下列名言古语与这一美德相符的有(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④位卑未敢忘优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抗美援朝精神、 抗战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而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独一无二、海纳百川 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7. 2023年是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他的一生在践行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可见,雷锋精神( ) 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