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九章 热和能 章末复习 考点整合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1.安化腊肉是益阳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时先在鲜肉表面均匀涂上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具有了咸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现象证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3.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器(如图),瓶中的碳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而发热电阻传递的热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 左右,此时杀虫剂蒸发得更快从而提高了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在常温下,碳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50℃时杀虫剂分子运动得最慢 D.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汽化的速度会加快 4.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_____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考点二 内能及其改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属于扩散现象 B.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 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 D.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6.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 水 蒸气 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7.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瓶内气体的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口冒“白雾”,其物态变化是_____. 考点三 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8.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D.-20℃的冰块没有内能 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考点四 物质的比热容及其应用 10.为比较A、B 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g和400 g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两液体在0~8 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2:1 B. 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 B 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 液体的强 D. A 液体比 B 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11.下表所示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根据表中数据和生活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水 4.2×10 铝 0.88×10 煤油、冰 2.1×10 铁、钢 0.46×10 沙石 0.92×10 铜 0.39×10 A.不同种类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B.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末温更低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2.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