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02148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5385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 cover
(课件网) 8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鹳雀是一种水鸟。鹳雀楼在我国的山西省,因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站在楼上,向前可以看到连绵的群山,向下可以看到奔腾的黄河。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之所以能名扬四海,和一个人、一首诗有关,这个人就是王之涣,这首诗就是《登鹳雀楼》。 资料袋 鹳雀楼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作者名片 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 词》等。 yī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登 鹳 雀 楼 / / / [唐]王之涣 huánɡ / / cénɡ 学习提示: 自由读古诗,读准确、读通顺。想象一下,古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yī jìn yù qióng céng 依 尽 欲 穷 层 怎样快速记住这些字呢? 楼 依 尽 黄 层 将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楼 依 尽 黄 层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jìn jǐn 尽头 尽力 尽情 尽管 尽快 尽早 尽 多音字 gèng gēng 更好 更多 更美 更新 更正 更改 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古诗朗读 lóu yī jìn yù qiónɡ cénɡ huánɡ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所见 靠着 落下去了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所想 想要 穷尽 很远很远的地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再读古诗,圈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品读诗句 傍晚,作者站在鹳雀楼上遥望远山,这时候的太阳应该在图中的哪个位置呢?为什么? 白日依山尽 尽 半包围结构。“尺”要罩住下方两点,写得舒展一些。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诗中还有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你找到了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层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想要 穷尽,全部 看到 千里之外的景色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目千里 品读诗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夸张的说法,指看到很远的地方 想要 尽 再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诗中理 诗意: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 楼层。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前两句诗对仗十分工整,“ ”和“ ”两种景物相对,“ ”和“ ”两种色彩相对,“ ”和“ ”两个动词相对,“ ”和“ ”两个数字相对,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感。 白日 黄河 白 黄 依 入 千 一 填一填 诗句补充。 依山尽, 入海流。 欲穷 ,更上 。 本文的作者是 ,是 代著名诗人。 作者: 白日 黄河 千里目 一层楼 王之涣 唐 lóu 结构 左右 部首 木 笔顺 组词 高楼 楼房 空中楼阁 造句 城市里有很多高楼大厦。 我 会 写 左窄右宽,“衣”的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 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前两笔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尽量写得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中下结构 黄 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 huánɡ 黄 céng 结构 半包围 部首 尸 笔顺 组词 层次 云层 层出不穷 造句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飞向蓝天。 《登鹳雀楼》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