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02895

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11-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6859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练习,解析
  • cover
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练习 一、单选题 1.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在水稻上寄生后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稻螟赤眼蜂被吸引至A、B两侧不同“气味”的水稻的百分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生态位相同,种间竞争激烈 B.褐飞虱的存在提高了二化螟虫卵被稻螟赤眼蜂寄生的风险 C.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利用特定的“气味”吸引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2.自毒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同类植物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现象。例如油松挥发油能显著抑制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自身种群密度 B.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地区生物多样性 C.自毒作用是油松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D.油松与其他树种间混套作可减轻自毒作用 3.岸边带即水陆交错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生物过渡带,岸边带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某科研小组对钱塘江流域岸边带生态系统开展了研究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河面到河底生物的分布情况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 C.可以通过调查种群密度的大小来判断某种生物的益或害、保护或防治 D.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某一条食物链第二环节上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就是第二营养级 4.下图用来表示的概念之间关系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群落结构,②~④分别表示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 B.①表示生态系统,②~④分别表示物种、群落、非生物环境 C.①表示可遗传变异,②~④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D.①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②~④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5.下列动物的行为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传粉 B.乌贼喷墨 C.飞蛾扑火 D.蚂蚁搬家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有研究发现,哺乳类动物对辣椒中的辣椒素极其敏感,但是鸟类由于体内缺乏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而感觉不到辣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辣椒果实鲜红的颜色能传递物理信息,其中含有的辣椒素可传递化学信息 B.吃过辣椒的哺乳类动物再次看到辣椒后不敢取食,该种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C.鸟类缺乏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有助于鸟类扩大食物范围 D.哺乳类和鸟类对辣椒素的敏感度不同,都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8.森林中健康的树木会分泌防御性化合物让白蚁敬而远之,这些树木死亡后,以白蚁为主力的食朽木生物就会在短时间内将之粉碎。白蚁有时也会进攻活着的树木,但这些树木大多是受伤或者病弱的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蚁是森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B.白蚁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 C.白蚁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上可以提取防御性化合物对白蚁进行防治 9.麋鹿的行为可分为采食、发情、分娩、育幼等类型。对其行为的研究常采用焦点取样法:随机选定某一个体作为观察对象(焦点),对其行为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直到“焦点”从视野中消失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