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0406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12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459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2026,答案,进化,12章,全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专题过关检测练 1.(教考衔接:必修2第6章第3节&第4节)达尔文发现了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的奇异物种———长距彗星兰。这种兰花的唇瓣后面有一条绿色鞭状的花距,长达30 cm。他大胆推测,应该有一种口器也是30 cm的昆虫为这种花距长达30 cm的兰花传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获取花蜜,昆虫的口器发生了拉长的变异 B.若彗星兰变为短距,则与昆虫口器相关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C.长距彗星兰之间、昆虫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D.昆虫发生的口器变宽的变异不能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遗传是生命的根基,变异是进化的源泉。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可变的 B.猫的前肢和鲸的鳍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说明猫和鲸有不同的原始祖先 C.由碱基对的改变引起DNA分子碱基序列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D.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不定向的 3.(教考衔接:必修2第6章第1节科学·技术·社会)中国科学家在贵州获得了一块距今约10.2万年的古大熊猫化石。将该化石中提取到的线粒体DNA通过测序分析和比较,发现古大熊猫与现代大熊猫的相关DNA序列高度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大熊猫与古大熊猫所有DNA序列之间的差异是其适应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 B.通过对古大熊猫化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比例测定,来进行线粒体DNA的测序分析和比较 C.适合大熊猫在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有利变异才是其进化的原材料 D.大熊猫以冷箭竹为主食竹,是两者协同进化的结果 4.科考人员对泰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鸟类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鸟类的进化及分布图(数字代表不同物种的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该地区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因素 B.该地区鸟类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鸟类与鸟类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C.②③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相同,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①⑤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说明海拔高度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演化方向无影响 5.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 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 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 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 6.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时,开创性采用从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DNA,并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在现代欧洲和亚洲人类基因组中竟然含有1%~4%的尼安德特人特有的基因组信息,而非洲原住民则没有,这表明现代人走出非洲后与尼安德特人有过基因交流,他们的后代成为现代人的祖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证据支持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 B.推测尼安德特人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完全适合其当时所生活的环境 C.现代人是尼安德特人之间、人类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研究结果可为现代欧洲人和亚洲人有共同的祖先的理论提供证据 7.基因渐渗是物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捻角山羊是巴基斯坦的“国宝”,适合在高海拔的极端环境生存。山羊在3 000~5 000年前才迁徙至青藏高原,通过与捻角山羊的杂交以及后代与亲代的反复回交,将捻角山羊的部分基因转移和整合到山羊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西藏山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渐渗现象可能会使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 B.基因渐渗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打破生殖隔离现象 C.我国西藏山羊通过基因渐渗主动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 D.可以通过对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