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水是常用的溶剂 第二课时 周老师 第一章 水 活动回顾 把蔗糖放入一杯水中时,观察到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蔗糖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杯水中呢? 试一试 1、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这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室温下 一杯水 蔗糖 蔗糖的饱和溶液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饱和溶液 是否就不能溶解任何溶质了? 蔗糖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食盐 发现:对某溶质是饱和的溶液,对另一种溶质可能是不饱和的。 溶解、 食盐消失 蔗糖的饱和溶液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蔗糖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吗?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改变溶剂的量、改变温度 有固体剩余 20 mL水 蔗糖全部溶解 再加水,剩余蔗糖是不是又能溶解? 发现:一定温度下,蔗糖在不同量的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①改变溶剂的量 ②改变温度 升高温度,剩余蔗糖是不是又能溶解? 有固体剩余 蔗糖全部溶解 发现:一定量的水中,蔗糖在不同温度下溶解能力不同。 蔗糖的饱和溶液 归纳:可以使蔗糖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蔗糖饱和溶液 蔗糖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深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够相互转化。 2、应明确“某一溶质”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蔗糖的溶液,可以继续溶解食盐,是蔗糖的饱和溶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3.加少量的溶质,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2.蒸发少量的水,如果溶质就会有析出,表明是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如果溶液底部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4.温度改变时,如果有一些溶质析出,表明原溶液是饱和的。 小试牛刀: 某物质溶于水后,各阶段所得溶液如图,请你判断它们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由c、b知,b中物质还在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 由d、c知,c中物质不再溶解,c、d为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注意: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1.此转化条件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是适用的 2.熟石灰(氢氧化钙)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若把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应 。 降低温度 是不是所有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呢? 三、浓溶液与稀溶液 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升温 硝酸钾饱和溶液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食盐饱和溶液 30g硝酸钾+100g水 20 ℃ 40 ℃ 40硝酸钾+100g水 37g食盐+100g水 20 ℃ 硝酸钾饱和溶液 稀溶液 30g硝酸钾+100g水 20 ℃ 浓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相同溶质、相同温度: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归纳一下 浓溶液和稀溶液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 溶液棕色 溶解, 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活动回顾 那我们该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呢?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