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11762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0张PPT)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5143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张,PPT,高一,语文
  • cover
(课件网) 3.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设想】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创作的。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教学目标】 1.解典故,理解这首词的情感和艺术手法; 2.吟词作,感受这首词的豪放词风;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古典诗歌中的用典手法及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导入新课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一个21岁的青年率领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第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他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这个青年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tuō胄zhòu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解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镇江。 北固亭:《读史方舆纪要》 “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诗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深入研读 古人如何言志? 明确: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深入研读 整体把握:文中一共用了几个典故?分别提到了谁? 明确: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