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14044

第3章细胞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期末知识点 + 练习 (word版 含解析)

日期:2025-10-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582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word,练习,期末,知识点,3章
  • cover
第3章 细胞 1、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对光时,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反光镜,直到视野白亮为止。观察时,一般应该用左眼注视目镜内。而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玻片标本被压碎),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3mm为止。 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 (2)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有两个结构:遮光器(有光圈)、反光镜(有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弱,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大凹);如果光线太强,应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小平)。 (3)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上、物镜上、玻片标本上。当移动目镜和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4)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暗,变模糊,看到的细胞数量变少,细胞变大。视野变暗,应调节反光镜、遮光器,变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6)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在移动玻片时,显微镜下(即视野中)的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7)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技巧:180°转动试卷)。 (8)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生物标本。 (9)清洁显微镜时,显微镜的外表应用洁净的软纱布擦拭,而目镜、物镜等镜头应该用擦镜纸擦拭。 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防止产生气泡)→染(碘液)→吸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滴(清水)→撕→展→盖(防止产生气泡)→染(碘液)→吸 3、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生命活动主要场所。(内有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等) 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 5、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6、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其中溶有多种物质,与瓜果味道有关;有的含有色素,使细胞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水果酸、甜等味道,各种颜色等) 7、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动植物细胞都有,能给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绿色植物细胞)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9.细胞体积保持较小的原因: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4、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一分为二→细胞膜内陷→产生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新细胞膜、新细胞壁→产生两个新细胞 1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1.画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时,较暗的细胞核表示出来的方法是( ) A.用铅笔涂黑 B.用铅笔勾画 C.用钢笔点较密的细点 D.用铅笔点较密的细点 2.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 3.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量筒来测量液体的体积,观察下图,请问此时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应为( ) A.62ml B.61.5ml C.63ml D.65ml 4.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图。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不够清晰。为更清晰地观察细胞,此时,最合理的操作是转动(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