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18980

26 诗词五首《赤壁》《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6424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五首,赤壁,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20张
  • cover
(课件网) 26 诗词五首 杜 牧 小 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 或借古讽今,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 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 的兴替之感。 咏史怀古诗 兴感之由 议论感佩 文学常识 赤壁 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 折戟未销 前朝之物 东风之力 二乔命运 ·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 只要有机遇, 定能有所作为 内容理解 为 下 文 做 铺 垫 生动表现出诗人 对前朝古物的兴 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抒发情感 名句赏析 描绘画面 语言风格 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概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曲折表达自已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于寻常处见深刻 动作描写 以小风大 反面落笔 用语平实却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 磨洗认 人物描写 写法角度 赤壁 赏 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 画面:断戟沉到泥沙里,历经岁月,铁还没有完全销蚀,诗人把 它拿起来又磨又洗,认出它是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2、 人物形象: “磨” “洗”“认”等动作,生动地显示出他对这 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 象跃然纸上。 3、 写法角度:借物起兴。借一件古物来写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 叹,写兴感之由,引起后文对历史的概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内容理解: “东风”不是指自然界的风,而是指建功立业的各种条 件和因素,曲折地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还蕴含 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 自己定能有所作为 2、 以小见大。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 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透露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 种机遇的独特见解,反映出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主 旨 : 这首咏史诗,借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 成败的深刻感情悟, 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练 习 一、理解性默写 1、 古人善用诗词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牧身临赤壁,用_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 假设,含蓄地表现出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不平之气。 2、 《赤壁》中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3、 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独特视角告诉我们机遇造就历史。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表现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 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 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 重要问题探究 1.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的妙处。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 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生 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 2.谈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中“东风”的理解。 “东风”不是指自然界之风,而是指建功立业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曲折 地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自将磨洗认前朝”。 “磨” “洗” “认”这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心情 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 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的议论 抒情做铺垫。 4.作者在诗中为什么特别提及“二乔”与“周瑜”这些历史人物, 各有什么作用 借周瑜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