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7152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2490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1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关于李白 作 者 简 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回顾李白的生平 1、读书时期 [25岁以前] 通读百家 习剑任侠 求仙访道 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 辞亲远游 酒隐安陆 十年活动 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 [42———45] 应昭入京 供奉翰林 得罪权贵 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 客居梁园 喜逢高杜 漫游寻仙 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 [55———62] 避居庐山 流放夜郎 奉节遇赦 病卒当涂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 “以奇文取称”(元稹) “才大语终奇”(钱起) “才矣奇矣”(白居易) 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奇”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蔑视权要富贵,宣泄愤懑抗争 “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抒发理想抱负,张扬自我个性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三)歌颂壮丽河山,表现热爱自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 《丁都护歌》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顾李白的生平 1、读书时期 [25岁以前] 通读百家 习剑任侠 求仙访道 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 辞亲远游 酒隐安陆 十年活动 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 [42———45] 应昭入京 供奉翰林 得罪权贵 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 客居梁园 喜逢高杜 漫游寻仙 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 [55———62] 避居庐山 流放夜郎 奉节遇赦 病卒当涂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蜀 长安 齐 吴 越 汉水 梁 宋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 洞庭湖 庐 山 金陵 扬州 淮南 姑苏 荆门 安陆 襄阳 终南山 洛阳 齐州 镜湖 天姥山 李白一生漫游图 解 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一种体裁。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 用梦游天姥山的诗向朋友话别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谢公屐   熊咆龙吟殷岩泉   澹澹   訇然   魂悸 怳惊起而长嗟   . yíng shàn lù zhuó   jī yǐn dàn hōng jì mǔ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的过渡性语句。 huǎng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 梦前———梦中———梦醒 天姥山具有哪些特点? 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些特点? 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特点: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 手法:反衬、正衬、夸张 动词:“横”、“拔”、“掩” 在天姥山上,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研习第一部分 研习第二部分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时间 地点 意象 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 月夜      剡溪 白昼 山中 傍晚 洞外 夜晚 洞中 梦游之景 湖月、渌水、 清猿 青云梯、海日、天鸡、岩石、花石、岩泉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清幽寂静 壮美奇绝 离奇险怪 壮丽辉煌 丰 大 富 胆 的 的 想 夸 象 张 心驰神往 流连忘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