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1.分类依据: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2.最基本的单位———种 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这个定义把有无基因交流作为划分物种的主要依据。 3.生殖隔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4.双名法 (1)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 (2)1768年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3)意义: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世界通用(4)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名+命名人 5.生物检索表 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生物类群的表格。具体来说,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 6.生物分类五大类群 生物分界 主要生物类群 结构特点 原核生物界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 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生生物界 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 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植物界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真菌界 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7.原生生物界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较简单,由_一个细胞构成,且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2)原生动物的分布:一般生活在_淡水、海水和潮湿土壤,少数种类寄生人或动植物体内。 (3)与人类的关系 特征 代表 与人类关系 1.单细胞古老2.水(少寄生) 3.能摄食4.全部生理功能 眼虫 减少水体污染 腰鞭毛虫、夜光虫 赤潮 阿米巴变形虫 痢疾 疟原虫 疟疾 种类 色素 特征 代表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绿藻 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1.无根茎叶的分化2、能进行光合作用3.靠孢子繁殖 衣藻、石莼、水绵 1.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2.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3.可食用,当饵料4.检测水体污染程度(赤潮) 褐藻 含有较多的藻黄素 海带、马尾藻、裙带菜 红藻 含有较多的藻红素 紫菜、石花菜 1.孢子植物 孢子植物 主要特征 代表 与人类的关系 苔藓植物 1. 潮湿的陆地,背阴 2.有茎叶的分化 3.有假根(仅固定) 4.矮小(无导管) 树藓墙藓葫芦藓地钱 1.污染的指示植物2.拓荒者3.蓄含水分 蕨类植物 1.阴湿的陆地 2.有根茎叶的分化3.有输导组织(较高大) 肾蕨、贯众、卷柏满江红、蕨菜 煤药用食用观赏 2.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主要特征 代表 与人类的关系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2.无花、果实3.有维管组织4.根茎叶发达干旱 松、杉柏、银杏、苏铁 1.裸子植物故乡———中国2.活化石———银杉 被子植物 1.分布最广,种类最多 2.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分单子叶和双子叶 肾蕨、贯众、卷柏满江红、蕨菜 单子叶粮食作物双子叶瓜果蔬菜 1.动物根据脊椎的有无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简单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如海蜇、珊瑚虫、海葵、水母等。水螅、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环境。 (2)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海水、淡水、潮湿土壤中均有分布,也有寄生种类。如真涡虫(淡水)、平角涡虫(海水)、猪带绦虫(人肠腔)、血吸虫(哺乳动物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环节动物:体呈蠕虫状,细长柔软,分许多体节,大多蠕动爬行,如蚯蚓(湿润土壤)、沙蚕(海水)、蚂蟥(淡水)。 (4)软体动物: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体外有外套膜,常有贝壳,如蜗牛、河蚌、钉螺、乌贼(墨鱼)、 鱿鱼、章鱼等。 (5)节肢动物: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