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 城市的起源与城市化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根据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城市: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非农业生产活动了解1、城市形成过程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3、世界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城市发展特点阅读教材P31-P32,思考回答以下问题:目标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目标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形成过程(能说明)出现剩余农产品社会分工(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及商业的出现)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记忆)目标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前提3、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少小单一 政治职能为主相对独立增多扩大多样化 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差距加大发展迅速,出现大城市和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从选择题里能正确判断)目标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目标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发展史大致经历了时间相等的三个阶段 B.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城市居于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C.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增加的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C黄河流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尼罗河谷地中美地区思考讨论: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哪里? 2、早期城市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活动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都是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1.位于中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2.位于大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以上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是城市出现的物质基础。2、城市化的表现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标志)目标二:结合实例,说出并记住城市化的含义、 表现及衡量指标预习32页最后一段1、城市化的概念_____转化为_____转化为_____转化为_____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上海城市用地和人口的变化54万538万1911年1949年 1990年1324万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该图表示一个区域的城市从t1到t4的发展变化过程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城市化的概念_____转化为_____城市用地规模_____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化的表现_____转化为_____转化为_____城市人口_____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_____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增加上升扩大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数量_____ 增加目标二:结合实例,说出并记住城市化的含义、 表现及衡量指标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发达国家目标三:运用图表资料,概括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100年:10.8%100年:36.7%预习33--35页原因?(记忆)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城市人口比重%时间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知识窗“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目标三:运用图表资料,概况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2、世界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记忆)大城市带出现早晚慢快高低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记忆)目标三:运用图表资料,概况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城市中心 区向外流动城市乡村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 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印度、孟加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