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43839

1.3 测平均速度 课件 (共27张PPT) -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8998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物理,科版,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从滑梯(斜面)上由静止滑下, 速度大小怎么变化? 猜想 生活经验 速度变大 实验验证 【科学探究的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怎么判断简单的变速运动(一直加速或一直减速)中速度快慢的变化? 思考: v1 v2 选取任意前后两段时间,分别求出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思考: 怎么求平均速度(实验原理)? 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路程 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 、金属片(阻挡物) 作用?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思考: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 作用?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思考: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直接用眼睛看小车,测量的时间准确吗? 如果小车通过记录点才结束计时,平均速度偏___。 小 、金属片(阻挡物) 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 作用?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思考: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通过小车碰击挡板的声音,方便准确测量时间。 、金属片(阻挡物) 为方便实验中准确计时,斜面的倾斜程度应大些还是小些?试一试。 影响小车滑下的速度 斜面倾斜程度小,小车滑下的速度小,计时更准确。 怎样正确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 ) A. B. C. D. AC 首到首 尾到尾 全程平均速度: 前半段平均速度: 后半段平均速度: 使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两次实验中,不可以调整斜面的倾斜程度。 注意:为保证两次实验属于同一运动过程 释放时不要用手推小车 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_____ cm 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复习———刻度尺的读数 64.0 1 cm _____min_____s 复习———秒表的读数 1 54.1 _____min_____s 复习———秒表的读数 2 19.5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 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 ; 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 ; 根据测得的 s、t,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 中部,测出小车车首到金属片的距离 s1。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s1所用的时间 t1,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1。 算出小车滑过下半段的路程 s2、时间 t2、平均速度 v2。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记录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全程 s= t= v=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s-s1= t2=t-t1= v2= 进行实验,填写表格,拍照上传。 【分析与论证】 你算出的速度大小关系 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大。 v2>v> v1 【评估、交流与合作】 (1)实验过程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 (2)对于实验方案,有没有改进的想法? (3)还有哪些新的疑问? 一种拍摄视频后观看视频来记录时间的实验改进方案 00:01:04.540 00:01:06.582 00:01:07.416 t1=6.6 s-4.5 s=2.1 s t2=7.4 s-6.6 s=1.8 s 1.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 7.50 cm 7.50 0.5 s 0.15 0.1 s 0.1 s 0.1 s 0.1 s 0.1 s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 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 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24 s、v1 s、v2 t1= t2= 总路程 总时间 总平均速度 2s t1+t2 3.“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