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50766

2.2.1物质循环的载体——血液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428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2.1,物质,循环,载体,血液,教学设计
  • cover
2.2.1《物质循环的载体———血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循环的载体———血液》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 章《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中的内容。主要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以血液分层实验引入观察血液的成分,使学生对血液成分有了正确的认识。根据血细胞各自的正常值和血常规化验数值,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了解常见的相关疾病及预防,从而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无论在生理和智力方面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却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因此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学生们都知道血液是红色的,在血管中流动的液体,但是血液中都有哪些成分,分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如此重要等等,这些对他们是陌生的,他们充满了好奇,渴望学习这些东西。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片,尝试识别各种血细胞。 技能性目标 尝试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说明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同时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1、描述血液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尝试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说明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评价设计 学习任务列表 同桌互评 1.说出血液的组成。 2.说出血浆的作用。 3.在图上辨认出三种血细胞,说出特点和区别。 4.根据血常规化验单分析三种血细胞异常及对策。 八、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一)新课导入 我们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桥段,就是发生车祸事故,紧急送到医院,医生就跟病人家属朋友说要输血。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去献血。这些事儿提醒了我们:血液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及时输血就可以拯救生命。质疑:为什么血液对人体这么重要?血液有哪些功能 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的 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呢 导入课题。 观察探究———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 简述血液分层演示实验做法,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观察血液分层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试管中的血液分几层 各呈什么颜色 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共同归纳出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子鼓励性评价。 2.展示血液成分比例图,介绍血浆的成分,引导学生结合血浆成分思考并推断血浆的功能。 3.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认识、对比三种血细胞:并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血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在血涂片中不易观察到白细胞和血小板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特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说明 呈现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数量少,易造成贫血 白细胞体积大,有细胞核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 菌,对机体有防御和 保护的功能 白细胞 数量高于正常值时,体内有炎症 血小板体积最小,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小板数量过少,伤口会流血不止,数量过多,容易导致血栓。 (九)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小结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作用以及异常症状。 试一试:分析血常规化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