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58335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180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答案,试题,物理,月月,学期
  • cover
2023—2024第一学期初三12月份检测卷 初三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对初三小红同学相关数据的估测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 A.她的身高大约是 165dm B.她的质量大约是 50kg C.她的密度大约是 1000kg/m3 D.她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1m/s 2.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 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唢呐声是由唢呐内部的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音色 3.2018 年 12 月 18 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戴着蓝色镜片的眼镜看红色物体时,看到物体的颜色变成了蓝色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讲话者,是由于光在讲话者身上发生了漫反射 C.开会时手机调为静音状态,这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方式减弱噪声的 D.通过声音可判断讲话人是谁,这主要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的知识 4.关于声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曾记载了小孔成像、平面镜的 反射等光学现象。下图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现象是( B ) 6.下列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C ) 7.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15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报纸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 D.用相机拍集体照时发现两侧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则摄影师应将照相机靠近 同学们 10.针对近年来我国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的现状,2018 年 8 月 30 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 同行动,让孩子们拥有光明的未来。甲、乙两同学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乙同学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甲同学晶状体太厚,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同学晶状体太厚,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为( ) A.9:4 B.4:9 C.1:1 D.3:2 12.有一个凸透镜,当蜡烛凸透透镜13cm时,在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1cm的光屏上可以找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移到距光屏5cm处时,则其成像特点应该是 ()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 13下列情况中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块拉成铁丝,其质量不发生改变。 B 1kg的铁丝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宇航员将铁块带到月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