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4533

【浙江专版】中考一轮复习—历史 九下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案 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4-09-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35357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解析,原卷版,学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危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20世纪20年代-1945年)(10年9考) 【时空线索】 【课程标准】 ·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唯物史观) ·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唯物史观) 【内容要点】 一场危机、两种应对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美国)、法西斯道路(德、日)。 一次大战、两大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三个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 三大会议 慕尼黑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四大节点、六大事件 爆发(德国闪击波兰)、扩大(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柏林战役、日本投降)。 知识点1: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繁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后,导致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2.原因: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 ②出现生产过剩。 ③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3.开始:1929年10月,美国股票突然爆跌。(备注:经济大危机最初爆发于:金融业) 4.特点:①波及范围广(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②持续时间长(1929年--1933年) ③破坏性大(摧残了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行业)。 5.最初爆发国:是美国,然后席卷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受影响 6.影响:①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和手段(特点):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措施: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环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田纳西水利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实质: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4、意义(1)积极: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识点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②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党。 2、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3、内外政策: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梦想恢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疆界、地位和尊严。(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4、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目的: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转嫁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意大利造成的损失。 (2)史实: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②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大肆活动,势力迅猛发展; ③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希特勒为什么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1)以希特勒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