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4540

10.1《劝学》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68187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1,劝学,课件,33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荀子 劝学 百家争鸣 孔子、孟子 老子、庄子 墨子 韩非子、李斯 苏秦、张仪 公孙龙、惠施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纵横家 名家(白马非马)(离坚白) 马者,所以命形也 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 荀子的两大高足 李斯 韩非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杨绛 物禁大盛,物极则衰。 原来,能让一个人醒悟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儒家的集大成者) 荀子思想概说 宇宙观 认识论 政治观 人性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人定胜天" “法后王” “性恶论"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论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是他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文章说理透物,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原为前几段的节录。 初读正音 中 輮 有 槁暴 砺 参省 知 臾 跂 舆 楫 生 跬 驽 锲 螯 zhòng róu yòu gǎo pù lì cān xǐng zhì yú qì yú jí xìng kuǐ nú qiè áo 题目解析 劝 学 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 鼓励、勉励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停止: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 郑风 · 风雨》 2、已经: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归有光《项脊轩志》 3、然后: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归有光《项脊轩志》 停止 中心论点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 夜晚、农历最后一天(朔、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① 从 ② 比 ③ 凝冻而成 ④ 合乎 ⑤ 把……作为 ⑥弯度,adj—n. ⑦通“又” ⑧通“曝”(pù),晒 ⑨再 ⑩通“煣”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 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青年毛泽东 中:zhōng 1、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2、内心: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 3、一半:中道崩殂 / 中道而反 4、中等: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 5、适中:文质之宜,取其中则。 中:zhòng 1、射中目标:百发百中 2、符合 而:作conj.不同用法归纳 1、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跂而望矣、终日而思 2、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并列,并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表转折,却(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 5、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表假设:锲而不舍、锲而舍之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靠近 磨刀石 锋利 n—状,每天,检查,反省 通“智”,智慧 过: 1、责备: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拜访: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魏公子列传 》 3、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并列 蓝 青 水 冰 人 发展、提高 客观事物 提高、超越自我 直木 轮 木 直 金 利 客观事物 改变原来状况 人 改变本性 增长智慧 提高品德修养 加工 胜于 冷冻 寒于 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